成长日记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我吃啥
修改 记录日期

 20230125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230125
 我问媳妇,我吃啥?媳妇正生气,吃屎!我就转身去卫生间了,结果博瑞说了一句,不好了,我爸去厕所了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博瑞写检讨书
修改 记录日期

 20221010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221010
 博瑞上课把桌子画的乱起八糟,老师让他写检讨书1000字,他写的检讨书中,我错了,很羞愧,课桌下的脚趾头恨不得刻出个两室一厅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什么是蚕
修改 记录日期

 20190316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90316
 儿子问妈妈,你知道什么是蚕吗,妈妈故意说不知道,儿子回答道,当你很久没有吃东西的时候,看见好吃的就叫馋(蚕)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董博瑞一年级表现问题
修改 记录日期

 201610251128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610251128
 今天老师又把我请到学校,老师说董博瑞的问题很严重,给我看了音乐课,体育课等相片,多动症,不认真听讲,上课脱袜子,老师讲课,他转过头,自己玩自己的,上体育课,自己玩,不管体育老师。排队不是推人就是踩人家鞋,只能排到最后。没有一节课是认真听讲的。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和他玩,也根本无法进行沟通。老师叫我去办公室和校长谈好,校长谈到一些孩子的问题,一定要从小要扳过来。并且一定到医院(最好是去回龙观精神病院,虽然名字有点难听)做个鉴定。我说我妻子正要生小孩,过一段时间给他看看。我陪读了3节课(1、老爱玩手2、老师让清理课桌周围的卫生,他就趴在地上,把手蹭地,特别的脏3排队推人,读英语数让翻到62页,结果我发现他根本找不到,因为英语书的页脚没有了)。 我和孩子说,如果这样注意力不集中,就要退学了(吓唬他)。 ----------------- 下班之后,一定给于孩子高度的关注,鼓励孩子认真听讲,学习。做事注意每个细节。还有身体协调。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董博瑞一年级表现问题
修改 记录日期

 20161025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61025
 最近工作比较忙,因此疏于管教他。昨天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他在不听音乐老师的话,又不上课,躲在房子后面的小胡同里不出来了,又和别的孩子打架了。短信内容如下:
博瑞爸爸您好,今天孩子的事情在校我已经解决了。回家您再问问他,嘱咐孩子什么事和老师说,不能耽误上课。您不用太着急往回赶
好的,谢谢张老师,我回去一定好好教育他,在学校里您多费心,学习成绩我不担心,担心的是他的学习态度,其次让他能与别的小朋友搞好关系。
他现在就是不会和别人交流,他分不清什么时候是别人跟他玩,什么时候别人躲着他。我感觉他有和别人交流玩耍的心,但他总带着自己的标准,一到没有按照他的要求,他就不行了,就会衍生一系列矛盾。
他的"自我意识"太强了,考虑别人太少了。如果不是别的孩子成心欺负他,我决定让他自己尝试解决(特别是与除冉云博以外的同班同学)。[因为儿子反应冉云博总是诚心欺负他]
大多数孩子不会成心欺负他,个别淘气的孩子,我也联系他家长了。
第二天双方的家长见面:和对方家长了解到,冉云博爱管闲事,自己喜欢动手打他。对方家长属于老虎型的父亲,而自己属于绵羊型的父亲,造成是一个不懂事,一个爱管闲事。老师说孩子目前这孩子有几大问题: 1、上课不专心听讲,身体坐不住,爱动。
2、身体协调能力差,特别是上体育课和体操,根本是动作不达标,人家做成十,他做成三。还不听老师的话。
3、根本无法和其他的小朋友沟通交流。能和他玩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物以类聚。
4、他说的话别人听不懂,声音小,像蚊子,或者不知说些什么。不听班主任以外老师的话。
我对他的解决办法:1、回家练习坐姿,站姿。2、每天练习朗读课文及说话,主要练习朗动的语调和声音。3、录下广播体操的音乐,回家监督完成体操,独立完成。4、陪读,有时间的话。5、多交一些课堂以外的社交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只教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的内容。如果二年级还是这样,就要找心里医生了。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去儿童医院看牙拔牙
修改 记录日期

 20160304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60304
  今天带博瑞去医院拔牙。必须两个人,一个人跑手续,一个人看孩子。先提前预约,拿到预约号后,早上7点左右到儿童医院一楼,挂号机上挂号(比预约时间 必须提前半个小时)(点击:“预约”--刷就诊磁条卡---选择治疗时间和内容---点击确定--拿挂号(同时预约挂的号就没有用了),注意的确定前会提醒你是 自费,如果是公费只能到挂号口排队,今天大夫帮忙给开成医保了,另外保证就诊卡里有钱,如没有可以用银行卡在机子上充值,就诊磁条卡马上就要停止使 用了,里面有我充的钱,目前剩余93元)。带着挂号和就诊卡及病例手册去5楼牙科分诊台分诊,(7点半有人排队,8点钟有大夫)给分诊大夫叫病例本,挂的 号。等着叫号,叫道孩子名字后进去诊疗,孩子闹得慌,需要邦扎袋,大人摁住膝关节,助理医师掰嘴摁脑袋,(提前带好片子,就不用再拍片子了)大夫打 MA药,及拔牙。(此时爷爷奶奶一定远离,否则哭的更凶),之后大夫给开就诊单和药单等5张吧,让带孩子出去,并同楼的缴费处缴费,(缴费带就诊卡及钱 或银行卡),之后回到医疗室找大夫,交会医疗医疗单等给大夫和药剂师等,然后去地下一层取号机上取号,刷就诊卡,后,会提示一个取药窗口,到取药窗 口拿药(拿药带药单及就诊卡),取药后回家。其他注意事项: 1、拔牙前孩子是可以吃饭的,拔牙后3个小时不能吃饭。 2、拔牙后的棉签半个小时后没有血才可以吐掉。口内咬的棉球或纱布在30分钟后必须吐掉,吐掉后可吃些冰糕,喝冰水或局部冰敷。如果还流血,可以吃冰淇 淋阵痛止血。 3、拔牙后,孩子老想吐脏东西,尽量克制住,不要老吐东西。 4、3天内不能漱口,不能刷牙,白开水漱口都不行,一定用大夫开的专用漱口水,该漱口水可以喝,也可以吐掉,每天3次。6.当日可以进凉食,如冰淇淋等, 软食,食物不宜过热,避免把牙齿咀嚼。拔牙后不要用舌头舔创口,更不能反复吸吮,以便保护拔牙创内的已凝结血块有利于创口的愈合,防止术后出血。  5、拔牙后勿用舌头舔伤口,72小时内勿刷牙漱口,次日刷牙时注意保护伤口。 6.拔牙当日可进软食或流食,勿用患侧咀嚼,勿吃刺激性食物,一般拔牙7日后伤口愈合,才可用拔牙侧咀嚼。 7.拔牙当天少说话,4天内尽量不吐口水,否则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导致伤口渗血。 8.不要剧烈运动。 9.如拔牙后2~3日疼痛逐渐加重,需及时复诊或与医生联系。 10、注意,拔掉的牙齿两边的牙齿有可能神经坏死(变黑),需要到医院处理,杀神经等(概率很小)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幼儿园谁最不听话
修改 记录日期

 20160229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60229
 早上,孩子妈问:"博瑞,你么幼儿园谁最不听话!"儿子答:"是黄子瑞,他吃饭慢,每次吃饭都剩我们俩个,我比他快!"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找到到阳台了
修改 记录日期

 20150828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50828
 早上我对儿子说:“走路要穿鞋子,去阳台上找你的鞋子去”,“可是我找不到呀”“慢慢找,别着急”。过了一会儿,儿子欢呼雀跃的说:“找到了,找到了”。“你找到鞋子了”--儿子说“鞋子没有找到,我找到阳台了”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买变大的塑料海绵玩具
修改 记录日期

 20150828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50828
  买变大的塑料绵玩具,把他妈妈的皮筋都放在了水里,对我说:“我把皮筋都放到水了,皮筋变大了,妈妈会非常高兴的。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安钉子
修改 记录日期

 20150812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50812
 晚上,他妈说,这是谁放的的按钉呀!(地上一排安定),就听儿子说:“那是我设置的陷阱,扎爸爸脚的”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猴子月爷爷
修改 记录日期

 20150812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50812
 接儿子从幼儿园回家,遇到邻居,我说“儿子,这个叫爷爷”“爷爷好!”过后,儿子说“我才知道他是爷爷,以前以为他是只猴子呢”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自已能办的事情自己办
修改 记录日期

 20140129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40129
 让儿子承饭,儿子来了句,"自己能办的事情自己办/,我说;我老了你管我吗?老了也是自已能办的事情自己办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可乐
修改 记录日期

 20140129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40129
 儿子晚上非要和可乐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孩子最爱听的40句话,一定要背下来
修改 记录日期

 20140129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40129
 

孩子最爱听的40句话,一定要背下来!
1. 我们该玩游戏了。
2.妈妈没想到的你想到了。
3.大胆去做吧,做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认真做了!
4.不舒服时说出来就会好点,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我会帮你分析的。
5.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6.我喜欢你的笑的样子。
7.对自己要有信心哦!
8.你很聪明,想用最简单的方法解这道难题。
9.你说的有道理,往下说。
10.你已经很努力了,再坚持一会儿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11.你想吃什么?我们一起做好吗?

12.孩子,加油吧,你一定行!
13.看咱俩谁先跑到家。
14.你又长高了。
15.孩子,你真懂事,帮妈妈做了不少家务。
16.你真够能干的!还要妈妈帮你吗?
17.想想今天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18.对不起,是我误解了你。
19.今天你和朋友们在一起高兴吗?为什么?
20.这个事情你怎么看?有几种解决的办法?
21.这个问题我们都不懂, 
但我们可以一起查资料。
22.想哭就哭出来吧,哭完后你会比以前更坚强的。
23.身体哪里不舒服?
24.这个月超支了,咱们比比,看谁的节约办法多。

25.看到妈妈爸爸今天有做错的地方吗?应该怎么办?
26.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别着急,一样一样来。
27.不想对我们说的话也可以对自己说,要正确对待哦。
28.你先仔细思考一会儿,不要急于回答我的问题。
29.妈妈需要休息一会儿,你要照顾好自己哦。
30.你觉得哪道题没把握? 32.小兔需要你照顾它。
33.有你的提醒妈妈就不会忘记带钥匙了。
34.你一定知道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35.再做一次,看看结果有什么不同?
36.大家都喜欢听你讲的故事。
37.不会没关系,你可以多请教、多查资料呀。
38.今天摔倒了没哭,好样的,以后要多注意点儿。
39.妈妈提不动这么多东西,谁来帮我? 
40.你真有礼貌,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孩子,你慢慢来
修改 记录日期

 20140129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40129
 


一位家长说:这篇文章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我只后悔太晚读到它:

孩子,你慢慢来。你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你有 权以自己的思想主宰成长。

孩子,你慢慢来。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成熟需 要时间。小神童和小超人的人生,并不样样领先。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是一场马拉松 ——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 上”。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允许孩子慢慢成长,这恐怕是当前最着急,最不 能慢慢来的事。

别让孩子跑错方向。让孩子提前学习,避免“输在 起跑线上”,但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 竞争中快和慢的问题,而是跑偏方向或者跑反了的问 题。

王芳说,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比如3岁是直 觉思维期,五岁才有形象思维,大班的孩子才开始出现 逻辑思维的萌芽,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让充满想象力,充满创造力的孩子去记忆汉字,背出 一百以内的加法,他虽然不理解,但也能做到,带来的 后果是什么呢,想象力的空间被固化的知识填满了。”

一项研究表明,在学前班认识较多汉字的孩子, 一年级的语文会领先其它孩子,但是到了二年级,水平 就与其它孩子持平了。

再以画画为例,8岁的孩子才能按大人的视角观 察临摹,在这之前孩子画画只是直觉思维的自我表达。 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绘画技巧,告诉孩子太阳应该是圆 的,云朵应该是白的,且不说这是对想象力的扼制,至 少是一种浪费时间。

“美术教育中深受其害的就是社会上的这些考前教 育。8笔画苹果,几笔调色彩,目的是为了应试,”清 华美院教授方晓风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说,直接的后果是 学生临募能力强,表达能力弱,当然产生不了大师。

幼教专家说,现在很多孩子三岁开始学轮滑,其 实孩子的骨骼并没有发育好,轮滑会伤害到身体。太早 学芭蕾也是一样,对孩子的骨膜等等都是挑战。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精明的商家发明出来 的一句广告语,”鲁林岳说,“家长被高考绑架还可以原 谅,但是如果被广告左右就太不合格了。”

兴趣班的使命就是把孩子送进名校。孩子们多才 多艺,但却并不享受自己的爱好。“很多钢琴十级的孩 子发誓再也不碰钢琴,他们不觉得音乐是终生的伴侣, 因为音乐夺走了他们玩乐的时间。”一名专门教授钢琴 的老师无奈地说。

“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太早,太急,家长反而把孩子 的兴趣扼杀了。”时代小学校长高军玉讲了一个学生的 亲身经历,“这个孩子来报名的时候,问我,你们学校 要不要学奥数的,我说不学。她拍着手说太好了,我听 到奥数就想吐。到了初中,老师发现她的数学天分,开 始让她接触奥数,最后这个孩子对奥数非常着迷,拿到 了大奖。”

同样学奥数的孩子,浙江一批孩子曾参加国际奥 数比赛并获得一等奖,载誉归来时,主管基础教育的教 育厅副厅长请孩子们谈感言,有一个孩子说,“我这辈 子再也不要碰奥数了。”

教育界已经认识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的严重后 果。最近,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指南》很具体地列举 了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例如,5~6岁 学龄前儿童,只需“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 0以内的加减运算”,并没有标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须 认字,只说明“在阅读图书和生活情境中对文字符号感 兴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义”。

专家认为,《指南》的主要目的,是遏制“拔苗助 长”。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 学者杨佩昌最近撰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 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 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基本法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 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快跑通 道,非常不人道。”这位8岁孩子的父亲介绍说,德国 的教育是一种逐渐加速的做法: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 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 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对 中国小学而言),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 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 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 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 个人之间的差异。

一名日本留学生告诉记者,日本在接受外国留学 生时,对学生的学习总年限有严格规定,“少一年都要 补齐,否则大学不能接收,”目的是不希望学生违背生 理规律超前教育,循序渐进地来。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抢跑,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 小学上中学的课,到了大学里,反而要补幼儿园该学的 东西,比如行为习惯,人格培养。”冯钢说,“典型的捡 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些应试教育出来的高分孩子,“到了大学,突然 间不用考试,就毫无方向感了,” 时任浙江大学常务副 校长的倪明江将这种状态形容为“太空人”。他说,这 些“天之骄子”有两个问题,一是习惯了跟着考试走,离 开了试卷,似乎就不知道应当如何去学习新知识,二是 思维的依赖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照着做而不习 惯问为什么这样做;习惯有人指导他做而不习惯主动去 做;习惯在很好的条件下去做而不习惯创造条件去做。

浙大城市学院甚至尝试用中学模式和军事化教育 方式来管理新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在高中 时代好比身上绑了10根绳子,不能一到了大学,就把 这10根绳子一下全放了,这会让他们茫然无所适从, 我们要尝试一根一根放。”

“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 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 都想休息喘一口气。所以,你看看中国大学生发展后劲 不足,原因就在此。”杨佩昌对记者说。

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案例简况: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 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 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 级重点高中,高中期间成绩优异,被评为省级三好学 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 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 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 学……

D、女生:七岁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成绩优 异,组织能力强,顺利升入省级重点高中,从初中起担 任班长,一直到高中毕业,高中学校辩论赛最佳辩手, 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考入澳门科 技大学……

E、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 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 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 冰球队,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问: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 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这几个人都是真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个简况,有 一点需要说明:这仅仅是个案,并不是所有有这样经历 的人都是这样,我们只是凭借这几个案例说明我们要说 明的问题。

第一个人就是卢刚(1991年11月1日就读于美国 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 和副校长安-柯莱瑞以及一位和卢刚同时获得博士学位 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在枪杀五人之后,卢刚随即当场 饮弹自尽的枪击事件)。

第二位是马加爵;

第三位是韩寒;

第四位是我们省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的事 情,也是一个真实案例,一个非常优秀的女生,组织能 力非常强,很会与人相处,人缘也很好,是全校老师和 家长公认的好学生,当时高中毕业时她妈妈是做为优秀 毕业生家长在全校做发言的。谁都没有想到,在外人眼 里这个优秀的孩子居然跳楼自杀,当这个消息传到学校 以后,孩子的任课老师、校长等都非常受打击,都觉得 他们的教育很失败。

第五位就是李双江之子李天一。

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2、做为父母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是对孩 子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或者说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4、目前孩子最缺失的教育是什么?

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一位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我们的功利心不断的膨胀, 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让孩子替你完成; 因为你的工作不如意,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要超 过你;看到邻居家孩子考上重点高中,你就忙着给孩子 报奥数班,看到同事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你又开始 忙找老师给孩子补习。让孩子失去童年,失去快乐,失 去自由,失去健康,最终不堪重压,采取最极端的做 法:毁灭自己!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悔之晚矣! 所以,让孩子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我们对孩子的希 望,所以考试考得怎么样不重要!让孩子珍爱生命,不 仅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要珍惜别人的生命,所以活着 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论什么样的事情和生命相比,一切 都是“浮云”,健康快乐的活着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教 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们最重要的是培养的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 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然后再根 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 献。

最后,与大家分享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在微博 中的话,以此共勉:

“保养好自己身体,老了别给孩子添麻烦。教育好 自家孩子,大了别给社会添麻烦。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如何控制情绪纠正孩子的错误
修改 记录日期

 2013070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3070
 大前天,中午太阳非常的毒辣,儿子骑电动摩托车要出去玩,我一边和他讲道理,一边劝他,一直劝道小河边。儿子根本就不理我,我揍了他两三次,连拧屁股,带打屁股,还踹了几脚。每次打完之后,他还是不会来,反而更加逆反,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手都打疼了(当然只打屁股)。会来之后孩子第二天就长教训了,但是屁股上有三四出拧过的伤痕。长时间退不下去。----自己犯了错误了,看来孩子情绪不是家长能瞬间纠正过来的,体罚要适当,不能出格。孩子还小,睡一觉就知道自己错了,只是当时反应过来。即时的情绪的调控只有20岁以后才能做到,对小孩来说,太难了。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孩子发高烧去儿童院看病注意事项
修改 记录日期

 2013070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3070
 昨天晚上7点钟,孩子突然发高烧,因为孩子体质弱,外出空气病菌较多,很多孩子都高烧感冒。吃美林也不是特起作用,高烧38~39度,今天凌晨4点去儿童医院。

1、去的时间最好是5点以前,否则过六点就堵车,就不如去昌平妇幼保健院了。儿童医院排队时间太长,不是轻易不要去。

2、停车的位置在北部停车场;带上“小推车”;

3、先到急诊楼一层挂号7.5元,然后到咨询台要排队的号,咨询台的人可以开验血液的单子,到急诊楼一层缴费处缴化验费。

4、夏天排队要等4个小时,先去验血,半小时拿化验单。同时不断的测量体温。

5、4个小室排上号时,给大夫医疗本、就诊卡,社保卡(不用),化验单,大夫给开药。

6、到急诊楼缴费处缴费,到急诊楼药方拿药。

7、带着输液的药和药品单道急诊2楼输液室要排队的号,等待叫号,穿刺输液。期间等待的时间最好到外面活动,因为时间较长。(选择性药床位号)

8、排号的时间到门诊楼地下一层缴费,同时拿药。
一般都要(社保卡、医疗卡、银行卡)

1、一定带上社保卡(医疗保障卡)医院就诊卡及病例本;护手板
2、带上一些手纸(擦鼻涕)和水;
3、带上美林(布洛芬XXX)等退烧药,随身带,退烧随时用;
4、记住孩子是否有过敏的药物,有什么不良反应。--大夫一定会问;
5、带上温度计,提前测量好温度,省的排队;
6、在家称一下体重,体重大,药量加大。---把准确的体重要记住
7、一定记住开始发烧的时间,比如上午8点等,能不输液,尽量不输液,用药物解决。---如果发烧持续时间很短,吃药就可以治好。;
8、记住孩子是否腹泻,中途是否排便。腹泻很多次,但有排便,问题就不是很严重。;
9、喝水,蹩尿,保留尿液。---便于尿检。;
10、美林是每个孩子退烧必用的药,一般4~5个小时一次,每次5毫升。不烧不吃。;
11、口罩、冰袋也可以带上。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要害部位
修改 记录日期

 20130601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30601
 孩子刚满三岁,这个时候,我最不爱哄他。因为这个孩子的身高,不高不矮,怎么那么寸,和博瑞玩闹时,总是时不时的碰到自己的要害部位。平均每天都好几次,命苦呀,呵呵。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孩子发高烧去妇幼保健院看病注意事项
修改 记录日期

 20130601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30601
 1、一定带上社保卡(医疗保障卡)及病例本;
2、带上一些手纸(擦鼻涕)和水;
3、带上美林(布洛芬XXX)等退烧药,随身带,退烧随时用;
4、记住孩子是否有过敏的药物,有什么不良反应。--大夫一定会问;
5、带上温度计,提前测量好温度,省的排队;
6、在家称一下体重,体重大,药量加大。---把准确的体重要记住
7、一定记住开始发烧的时间,比如上午8点等,能不输液,尽量不输液,用药物解决。---如果发烧持续时间很短,吃药就可以治好。;
8、记住孩子是否腹泻,中途是否排便。腹泻很多次,但有排便,问题就不是很严重。;
9、喝水,蹩尿,保留尿液。---便于尿检。;
10、美林是每个孩子退烧必用的药,一般4~5个小时一次,每次5毫升。不烧不吃。;
11、口罩、冰袋也可以带上。
快捷增加 日记标题  如何夸奖孩子---夸奖聪明不如夸奖努力
修改 记录日期

 20130423

增加 日记类型分类  孩子教育
删除 20130423
 孩子每天会有30-100件“我要XXX”,30-50件左右“我不要XXX”,想办法让孩子保持“我要”和“我不要”的想法的数量和上进心,同时要控制孩子“我要”和“我不要”的正确性,引导孩子。作法就是,关上孩子一扇窗,就要给孩子开启一道门,正确引导孩子
更多选择页码:[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模糊搜索) 

<< 请返回

 [关闭网页][返回上一页]

<新增加>  打印  日记类型分类